天博体育【官方平台|登录入口】是一个专注于体育赛事和体育娱乐领域的在线平台。天博体育官网入口提供丰富多样的天博体育内容,包括比赛直播、赛事新闻、赛程表、球队信息、选...
天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扫一扫咨询详情

全国咨询热线:

400-2000852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News

联系热线

400-2000852

微信号:
手 机:400-2000852
邮 箱:xmzf168@qq.com
地 址:天博体育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三角担当”天博体育官方平台入口

发布时间:2024-09-14人气:

  一个公司总部,一座汽车工厂,都可能改变一座城市的发展轨迹。而一座城市,也可能挽救一个汽车品牌于水火,对有潜力的厂商扶上马、送一程。当时间来到新能源汽车时代,凭六大国有汽车厂发展而来的中国六大汽车重镇的基本格局正在被重塑。

  背靠大树好乘凉,此前深圳、西安、长沙、郑州等城市背靠比亚迪主要生产基地,凭借产能先发优势拿到了角逐新能源汽车之城“入场券”。合肥、宁波、常州等城市背靠新势力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中站稳了脚跟。上海则以上汽为龙头,凭借较强的人才优势,老大哥依旧是老大哥。

  作为“工业中的工业”,汽车制造业是产业链最长、带动效益最大的一种产业。其不仅能够带动高端零部件、汽车电子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亦是区域产业链、价值链提升的重要切入口。

  在长三角,这片占据中国汽车工业六大零部件产业集群重要产值的沃土上,由新能源汽车刮起的旋风正从黄浦江畔掠过太湖南北的杭绍甬和苏锡常进入江淮大地。

  2024年6月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高度内卷化的延续。5月31日,李想的理想L6第2万台量产车在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下线。

  若以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为圆心,车程2小时覆盖的范围里,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创新航、世界级“灯塔工厂”江苏时代和为动力电池配套隔膜企业星源材质常州基地、负极材料贝特瑞等企业均坐落于此。

  6月21日,历时2年8个月,第20万辆极氪001在宁波前湾新区的极氪5G工厂交付。这是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传福出走台州、布局宁波25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集中呈现。而在长三角末端的安徽,蔚来首批第四代换电站也在本月正式上线。

  如今,在长三角地理范畴上,已经集聚蔚来、理想、哪吒、吉利、上汽、奇瑞、江淮等三省一市的自有汽车品牌。而他们的代表者李斌、李想、张勇、李书福等造车人的声量也在不断搅动舆论场。

  与10年前相比,蔚来、哪吒等造车新势力的破土而出和传统车企为转型而生的极氪、星途星纪元、智己等共同汇聚了如今新能源汽车高度内卷化的今天。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7%和32.5%,市场占有率达到33.9%。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两位数下降、销量小幅增长,其他两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

  从燃油车向电动车的转型势不可挡,在新能源汽车高度内卷、渗透率不断提高和燃油车销量下降的今天,从上个世纪,以欧美日车企为开端并逐步形成的垂直供应链体系逐渐解体,由主机厂带动的零部件产业集聚和主机厂直接参与的零部件供应体系正在凸显。

  与市场化变化同行的,是在应对经济下行和结构转型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部分地方政府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杀手锏。

  2023年以来,在省级层面,包括安徽、浙江、重庆等地纷纷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并根据自身资源禀赋配套了不同力度的政策支撑。在长三角区域,安徽将汽车作为本省的首位产业,在全国率先启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促进条例》立法工作。江苏则将常州的发展上升成为省级战略,发布了《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常州高质量推进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创新升级。在浙江宁波《关于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的若干意见》中,宁波明确发布24条政策固优势补短板。

  7月4日至7月5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要素对接会又将在安徽省六安市举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自2016年5月24日启动建设,发轫于上海松江,2018年发展为贯穿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覆盖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城市。

  据G60联席办产业组组长、松江区科创发展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戴志明在上海介绍,2023年以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制定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绘制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图谱,开展产业联盟等载体建设、产学研合作和联合攻关,开展要素对接活动,支持人才需求、融资需求等重点任务,先后在宣城举办G60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大会,在嘉兴召开G60汽车产业整零对接会暨院企银企双向对接会,在杭州举行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对接大会,在芜湖举办安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主题论坛,通过技术交流、新品推介、企业宣介等形式,促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整零企业高效匹配、产需互补、协同发展。“2024年,我们正在谋划在六安市召开汽车零部件产需对接会,举办低碳循环论坛、中国整车热管理技术年会等细分领域专业论坛。”

  2月26日,理想汽车发布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营收1238.5亿元,成为国内首家年营收超千亿元造车新势力,同时凭借118.1亿元的净利润,理想汽车自交付以来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以3110亿元估值,首次跻身胡润世界500强,成为最年轻的初创企业之一,而此时距离理想汽车首个制造基地——常州制造基地落户还不到9年。

  2016年,后来提出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口号的常州市,机缘巧合下引入了理想汽车前身——车和家汽车制造基地。此后,在江湖上,一度流传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带着三页PPT的造车构想获得常州支持的故事。当然,后来人总会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书写历史。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动力电池者,得新能源汽车天下。在常州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中,另一个关键部分是动力电池产业。

  就在理想汽车落户的同一年,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常州成立。江苏时代也是继宁德基地、宜宾基地后,宁德时代获评的第三座“灯塔工厂”,也是常州诞生的第一座“灯塔工厂”。

  常州的汽车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常州就已是全国三大乘用车制造基地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乘用车生产企业——常州客车制造厂。全市整车生产规模超过3000辆,连续多年创下大型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纪录。但相比拥有一汽的长春、二汽的十堰,以及改革开放后依靠合资车崛起的上海、广州等城市,常州在中国汽车版图上的存在感一直较弱。但过往的产业积淀,使得常州对造车一直保持着某种执著与敏感。

  “北有梦想,南有理想。”这是记者在常州采访时,经常会听到的一句线年在常州城北落户的比亚迪和城南的理想,树立起常州新能源整车制造的标杆。

  据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在理想汽车常州整车基地告诉记者,该基地是理想汽车在国内的首个生产基地。常州基地总占地面积1085亩,涵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检测、物流、IT等完整的整车生产工艺,一期项目年产能10万辆,2023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

  该负责人表示,自理想2016年在常州建厂,就开始了近地化战略的规划和实施。随着理想汽车的产业规模逐步发展,除了常州和江苏本地原有的成熟供应链,吸引了更多外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加码在常州、江苏的布局,推进供应制造的近地化战略,带动产业链共同发展。目前,理想汽车在常州基地下线的理想L系列上,近地化水平已经接近60%,近地化零件品类也达到36种。在理想汽车的供应体系中,有144家江苏省内的Tier1供应商,其中位于常州本地有32家。预计到2026年,将有70%的关键零部件实现近地化供应。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总经理张永生曾介绍,比亚迪落户常州不仅着眼长三角地区的市场,更是看中这里产业链配套水平,当地在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和半导体、碳纤维等新兴产业的集聚效应优势明显。

  如今,常州的制造业基础,可以用“规模大、门类全”来概括。41个工业大类中有37个,207中类有191个,666个小类有600个,拥有规上工业企业5700多家,其中40%是装备制造,这让常州的产业体系实现了高完备度。而随着新能源龙头企业持续“用脚投票”、齐聚常州。它们不仅带来技术、资金、人才,更推动佛吉亚、泰瑞电子等零部件配套商陆续落户,不断补链强链形成集聚效应。

  在中国汽车界,李书福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对于宁波而言,李书福的意义在于他的吉利集团在2022年共生产汽车43.2万辆,占宁波全市汽车生产总量的61%,而以吉利各整车制造基地为核心的零部件配套产业俨然已成为宁波工业产值中的重要份额。

  翻开吉利在宁波的版图,吉利旗下的极氪工厂、春晓工厂、梅山工厂、余姚工厂等六大整车制造基地深深扎根北仑、余姚和前湾新区三地。

  2021年,李书福在吉利内部分享信中提出了“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增程式插电混合动力以及小排量节能汽车,其中90%是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10%左右是传统节能小排量汽车。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二则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吉利汽车集团政府事务总监张凤莹在宁波告诉记者,时至今日,吉利在宁波已经形成集聚吉利汽车、领克汽车、奔驰smart、极氪智能科技四大全球管理总部以及吉利-沃尔沃研发中心、整车及关键核心零部件制造、采购、销售、服务、备件、物流、人才培训培养、汽车金融及汽车赛事运动等于一体的汽车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极氪的全球总部在浙江宁波,一定会扎根浙江,做大浙江市场,带动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目前正在行动的。”

  “汽车产业链有一个很清晰的特点,那就是整个行业完全是由整车带动的。”宁波市经信局曾在2023年的一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中总结道,目前宁波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车占比仍不高。分析指出,宁波系新能源汽车主要依托极氪,而其产能尚处于市场份额快速提升阶段,规模效应还没有显现出来。其次,在宁波市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的驱动下,吉利等企业计划改造原有产线,并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新项目,但仍处于项目前期,尚未实现产量贡献。

  截至今年年初,宁波整车产销量占浙江省汽车产业的一半以上,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截至目前,宁波集聚3000余家汽车产业关联企业,拥有国家单项冠军企业2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上市企业36家。2023年1-11月,全市854家汽车制造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3079.8亿元,同比增长7.6%。

  在壮大浙产新能源车产业的过程中,吉利并不是单打独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浙江企业“蛇吞象”的故事不断上演。从李书福“吞下”老牌车企沃尔沃到王剑峰收购普瑞,那些成功集纳、吸收、消化海外优质资产的浙江企业,面貌一新,实力大增,迅速跻身全球产业链的中上游。同时,还有力带动了浙江本地产业的转型升级。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均胜电子全自动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当前,均胜在世界各地有100多个研发、销售基地和工厂,其中,工厂有六七十个。谈到均胜的未来,王剑峰也有清晰的规划,他认为均胜旗下所有产品要进入全球领域前三,公司市场规模要超过千亿元。

  5月15日,蔚来在上海西岸穹顶艺术中心正式发布旗下第二品牌乐道,李斌现场讲解乐道的技术优势及服务体系。这之前,5月11日,何小鹏到合肥亲手将小鹏X9交付给李斌。李斌则带着何小鹏参观了位于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F2工厂。当晚,两人坐同一班高铁到上海。便捷的高铁缩短了合肥与上海的时空距离,也为蔚来带来更多的双城联动。

  从极氪5G智慧工厂所在的宁波出发,经过杭州湾跨海大桥,进入嘉兴市下辖的平湖市后,向北即可进入上海市界,全程用时不到2个小时。若从合肥和常州出发沿高速铁路,最快2.5个小时即可到达上海虹桥火车站。

  极氪汽车相关负责人在宁波告诉记者:“极氪布局在这里,这里离上海、杭州、宁波距离都不远,更有利于吸引人才加盟。”如今,人才、研发、产业链条等的流动并不会因为省(市)界而阻碍,它们早已通过另一种形式,构成了新的长三角。上海依然是汽车人才最为集聚的区域。尤其是最近几年,车企在研发投入上越来越“内卷”,表现之一是建立各种研发中心。

  据元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建立的研发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大多集中在上海、北京、成都和合肥,人员规模从几百、几千到上万不等。

  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建管理中心总经理兼宁国园区管理中心总经理陈旭琳介绍,目前,保隆科技的电子类研发团队集中在武汉,上海则为其总部和相关前瞻性研发项目的所在地,橡胶制品和金属制品主要集中在合肥和宁国。

  在行业转型期,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必然要聚焦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电子电气架构等关键领域,而所有的核心在于对技术人才的争夺。上海作为核心区域,其表现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从一组数据中能看到端倪,据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统计,2023年上海汽车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9603.01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利润总额370.12亿元,增长21.1%。2023年上海生产汽车215.61万辆,同比增长4.8%;完成工业产值7722.88亿元,增长12.0%。其中,新能源车产量为128.68万辆,占据了上海市汽车产量的半壁江山,同比增长34.4%。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最大的零部件产业基地,产值占汽车产业总产值的20%。

  根据盖世汽车供应链平台数据来看,上海地区汽车产业链企业约10694家,其中占比最高的为电子电器类企业,共2293家,占比21.44%,其后占比最高的四类企业依次为通用工艺类企业共1796家,占比16.79%;原材料类企业共1547家,占比14.46%;智能制造类企业共1458家,占比13.63%;电动化相关企业1214家,占比11.35%。

  据盖世汽车透露,上海地区的部分Tier1企业也持续保持着细分领域的领先。例如,禾赛科技2023年激光雷达终端搭载量204780颗,占据37.3%的市场份额,位列全国第一;保隆科技2023年空气悬架终端搭载量116530套,占据20.7%的空气悬架市场份额,位列全国第三;延锋伟世通2023年仪表屏集成终端搭载量131.86w,占据仪表屏集成7.1%的市场份额,位列全国第五。

  2020年1月7日,李斌刚刚散会准备从合肥返回上海。在高铁站,安徽省投资集团董事长陈翔在电话中问他,你为什么不跟合肥谈一谈。李斌后来总结说, 合肥把我们从重症监护室里挽救了回来。

  时间回到2021年6月,在当时一段央视采访的视频中,李斌首次揭秘合肥为何投资蔚来。李斌在采访中表示,蔚来非常感谢合肥的支持,我曾被媒体称为“2019最惨的男人”,可以说在我们至暗的时刻,合肥对我们伸出了援手,把我们从重症监护室里面抢救过来,重新恢复健康。

  “在与合肥合作之前,我曾在18个城市进行合作洽谈,合肥是第19个城市。2020年合肥与我们谈的时候正好是疫情期间。”2020年2月25日,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一起参与见证了蔚来与合肥的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如今,合肥对蔚来的投资已得到丰厚回报,伴随着蔚来的成长,合肥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今年1月25 日,福耀玻璃宣布,拟投资人民币57.5亿元,在合肥设立三家全资子公司,建设汽车安全玻璃项目(OEM配套市场)、汽车配件玻璃项目(ARG售后维修市场)和优质浮法玻璃项目。

  这次的投资金额远多于福耀玻璃前不久在“老家”的一笔投资。去年12月30日,曹德旺在老家福清市投资32.5亿元,建设汽车安全玻璃项目。面对曹德旺拿出的巨大诚意,合肥政府也再次展现出惊人的“合肥速度”。协议签署后的第二天,位于肥西的福耀玻璃超级工厂项目外,便聚集了上百台工程车辆,整个路面挤得水泄不通。合肥网友戏称:“只要甲方钱到位,轮胎都能开报废。”

  今年4月,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宣布,投资25亿欧元,进一步拓展位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强化本土研发实力,同时提速集团与小鹏汽车共同开发的两款大众汽车品牌智能电动车型的生产。一个月后,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又在合肥启用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性能测试和功能验证的跑道,这也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首个该类型测试场。

  2023年,合肥市“首位产业”呈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量74万辆、位居全国前五,汽车总产量134万辆。2024年一季度,全市汽车产量29.3万辆,同比增长3.1%,其中新能源新车产量16.3万辆,同比增长28.8%,占全国7.9%,相当于不到一分钟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

  合肥也被工信部批准为全国唯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市,除了聚集的众多整车企业,合肥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吸引了国轩高科、巨一科技、大陆马牌轮胎等500多家配套企业聚集。

  从来不是单一项目招商,总是将整个产业链“打包”纳入囊中,这就是合肥的招商逻辑。在央视《对话》节目中,时任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李宏卓以投资蔚来为例,介绍了合肥国资投资的决策过程。“当时合肥是四条战线同步在开展:第一,组织了专业化的团队,也委托了国内一些顶尖专家进行论证,对蔚来的技术、供应链和市场等进行全方面的研判;第二,高度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包括国家对蔚来采用的换电模式的支持,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撑;第三,委托了专业的机构,通过法务和财务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第四,跟企业进行详细、周密、严谨的商务谈判。”

  蔚来在合肥的项目正式落地之前,李斌汽车产业界的朋友们曾接到合肥各种各样的电话,对他和他的公司进行了刨根问底式的调研。李斌后来总结说, 合肥在这一方面体现出来的投资专业性,让他非常敬佩。

  合肥在引来蔚来等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后,不仅逐步培育起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等产业链集群,更利用自身区域优势,发展成为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配套供应城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

  2001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由此拉开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序幕。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1.6%。

  一方面,产业政策始终贯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于政府主动的前瞻引导。经过十数年的发展,现今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

  另一方面,汽车产业,基本上是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制造业体系。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照精益生产的模式来进行。终端市场向整车企业报订单,整车企业根据订单向上游采购零部件,安排生产和运输。任何一个环节不畅,都会导致整条产业链的中断。

  一条新能源汽车赛道,牵扯着动力电池、材料、芯片、人工智能等100多个硬科技产业,足以为一座城市构建起极具扩张力的经济骨架。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最火的赛道:传统巨头,陆续开启电动化转型之路;造车新兴势力,竞相涌现,争夺未来。

  今年2月,比亚迪荣耀版车型发动降价攻势。5月,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并将新技术车型价格拉进9万元区间。不但哪吒、蔚小理等新能源新势力加入战团,奔驰、宝马、奥迪等合资车企也大幅降价。

  卷价格,卷配置,卷技术,属于市场竞争行为。而背后,变革,转型,升级,成为了汽车行业关键词。

  在采访中,国内某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今年上市的某款新能源汽车竞标中,他们本以为在报出成本价后能够竞标成功,却没想到,为了拿下这一单,竞争对手报出了低于成本的价格。

  另一家在细分领域已做到隐形冠军的某头部汽车零部件企业高管在上海告诉记者,目前他们零部件产品利润非常低,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他们生产研发的某款产品已经连续亏损多年,直至去年突然开始盈利,而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不断洗牌,从近百家锐减到数家,现在他们掌握了“定价权”。“死亡后我们才可以生存,只有生存才有优势,在市场洗牌的过程中,这是无法避免的自然淘汰,只有熬过去,才能开始运作。”

  “‘卷’是市场的竞争,是自然规律,不必焦虑,只有积极拥抱、参与才能真正在竞争中走出来。”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企业家高端对话”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道。

  “卷”的背后是技术的革命,而技术革命的主要推动力就是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对各种技术的叠加、集成创新尤为重要。

  一个公司总部,一座汽车工厂,都可能改变一座城市的发展轨迹。而一座城市,也可能挽救一个汽车品牌于水火,对有潜力的厂商扶上马、送一程。当时间来到新能源汽车时代,凭六大国有汽车厂发展而来的中国六大汽车重镇的基本格局正在被重塑。

  背靠大树好乘凉,此前深圳、西安、长沙、郑州等城市背靠比亚迪主要生产基地,凭借产能先发优势拿到了角逐新能源汽车之城“入场券”。合肥、宁波、常州等城市背靠新势力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中站稳了脚跟。上海则以上汽为龙头,凭借较强的人才优势,老大哥依旧是老大哥。

  作为“工业中的工业”,汽车制造业是产业链最长、带动效益最大的一种产业。其不仅能够带动高端零部件、汽车电子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亦是区域产业链、价值链提升的重要切入口。

  在长三角,这片占据中国汽车工业六大零部件产业集群重要产值的沃土上,由新能源汽车刮起的旋风正从黄浦江畔掠过太湖南北的杭绍甬和苏锡常进入江淮大地。

  2024年6月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高度内卷化的延续。5月31日,李想的理想L6第2万台量产车在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下线。

  若以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为圆心,车程2小时覆盖的范围里,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创新航、世界级“灯塔工厂”江苏时代和为动力电池配套隔膜企业星源材质常州基地、负极材料贝特瑞等企业均坐落于此。

  6月21日,历时2年8个月,第20万辆极氪001在宁波前湾新区的极氪5G工厂交付。这是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传福出走台州、布局宁波25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集中呈现。而在长三角末端的安徽,蔚来首批第四代换电站也在本月正式上线。

  如今,在长三角地理范畴上,已经集聚蔚来、理想、哪吒、吉利、上汽、奇瑞、江淮等三省一市的自有汽车品牌。而他们的代表者李斌、李想、张勇、李书福等造车人的声量也在不断搅动舆论场。

  与10年前相比,蔚来、哪吒等造车新势力的破土而出和传统车企为转型而生的极氪、星途星纪元、智己等共同汇聚了如今新能源汽车高度内卷化的今天。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7%和32.5%,市场占有率达到33.9%。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两位数下降、销量小幅增长,其他两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

  从燃油车向电动车的转型势不可挡,在新能源汽车高度内卷、渗透率不断提高和燃油车销量下降的今天,从上个世纪,以欧美日车企为开端并逐步形成的垂直供应链体系逐渐解体,由主机厂带动的零部件产业集聚和主机厂直接参与的零部件供应体系正在凸显。

  与市场化变化同行的,是在应对经济下行和结构转型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部分地方政府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杀手锏。

  2023年以来,在省级层面,包括安徽、浙江、重庆等地纷纷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并根据自身资源禀赋配套了不同力度的政策支撑。在长三角区域,安徽将汽车作为本省的首位产业,在全国率先启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促进条例》立法工作。江苏则将常州的发展上升成为省级战略,发布了《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常州高质量推进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创新升级。在浙江宁波《关于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的若干意见》中,宁波明确发布24条政策固优势补短板。

  7月4日至7月5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要素对接会又将在安徽省六安市举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自2016年5月24日启动建设,发轫于上海松江,2018年发展为贯穿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覆盖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城市。

  据G60联席办产业组组长、松江区科创发展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戴志明在上海介绍,2023年以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制定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绘制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图谱,开展产业联盟等载体建设、产学研合作和联合攻关,开展要素对接活动,支持人才需求、融资需求等重点任务,先后在宣城举办G60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大会,在嘉兴召开G60汽车产业整零对接会暨院企银企双向对接会,在杭州举行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对接大会,在芜湖举办安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主题论坛,通过技术交流、新品推介、企业宣介等形式,促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整零企业高效匹配、产需互补、协同发展。“2024年,我们正在谋划在六安市召开汽车零部件产需对接会,举办低碳循环论坛、中国整车热管理技术年会等细分领域专业论坛。”

  2月26日,理想汽车发布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营收1238.5亿元,成为国内首家年营收超千亿元造车新势力,同时凭借118.1亿元的净利润,理想汽车自交付以来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以3110亿元估值,首次跻身胡润世界500强,成为最年轻的初创企业之一,而此时距离理想汽车首个制造基地——常州制造基地落户还不到9年。

  2016年,后来提出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口号的常州市,机缘巧合下引入了理想汽车前身——车和家汽车制造基地。此后,在江湖上,一度流传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带着三页PPT的造车构想获得常州支持的故事。当然,后来人总会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书写历史。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动力电池者,得新能源汽车天下。在常州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中,另一个关键部分是动力电池产业。

  就在理想汽车落户的同一年,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常州成立。江苏时代也是继宁德基地、宜宾基地后,宁德时代获评的第三座“灯塔工厂”,也是常州诞生的第一座“灯塔工厂”。

  常州的汽车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常州就已是全国三大乘用车制造基地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乘用车生产企业——常州客车制造厂。全市整车生产规模超过3000辆,连续多年创下大型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纪录。但相比拥有一汽的长春、二汽的十堰,以及改革开放后依靠合资车崛起的上海、广州等城市,常州在中国汽车版图上的存在感一直较弱。但过往的产业积淀,使得常州对造车一直保持着某种执著与敏感。

  “北有梦想,南有理想。”这是记者在常州采访时,经常会听到的一句线年在常州城北落户的比亚迪和城南的理想,树立起常州新能源整车制造的标杆。

  据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在理想汽车常州整车基地告诉记者,该基地是理想汽车在国内的首个生产基地。常州基地总占地面积1085亩,涵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检测、物流、IT等完整的整车生产工艺,一期项目年产能10万辆,2023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

  该负责人表示,自理想2016年在常州建厂,就开始了近地化战略的规划和实施。随着理想汽车的产业规模逐步发展,除了常州和江苏本地原有的成熟供应链,吸引了更多外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加码在常州、江苏的布局,推进供应制造的近地化战略,带动产业链共同发展。目前,理想汽车在常州基地下线的理想L系列上,近地化水平已经接近60%,近地化零件品类也达到36种。在理想汽车的供应体系中,有144家江苏省内的Tier1供应商,其中位于常州本地有32家。预计到2026年,将有70%的关键零部件实现近地化供应。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总经理张永生曾介绍,比亚迪落户常州不仅着眼长三角地区的市场,更是看中这里产业链配套水平,当地在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和半导体、碳纤维等新兴产业的集聚效应优势明显。

  如今,常州的制造业基础,可以用“规模大、门类全”来概括。41个工业大类中有37个,207中类有191个,666个小类有600个,拥有规上工业企业5700多家,其中40%是装备制造,这让常州的产业体系实现了高完备度。而随着新能源龙头企业持续“用脚投票”、齐聚常州。它们不仅带来技术、资金、人才,更推动佛吉亚、泰瑞电子等零部件配套商陆续落户,不断补链强链形成集聚效应。

  在中国汽车界,李书福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对于宁波而言,李书福的意义在于他的吉利集团在2022年共生产汽车43.2万辆,占宁波全市汽车生产总量的61%,而以吉利各整车制造基地为核心的零部件配套产业俨然已成为宁波工业产值中的重要份额。

  翻开吉利在宁波的版图,吉利旗下的极氪工厂、春晓工厂、梅山工厂、余姚工厂等六大整车制造基地深深扎根北仑、余姚和前湾新区三地。

  2021年,李书福在吉利内部分享信中提出了“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增程式插电混合动力以及小排量节能汽车,其中90%是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10%左右是传统节能小排量汽车。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二则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吉利汽车集团政府事务总监张凤莹在宁波告诉记者,时至今日,吉利在宁波已经形成集聚吉利汽车、领克汽车、奔驰smart、极氪智能科技四大全球管理总部以及吉利-沃尔沃研发中心、整车及关键核心零部件制造、采购、销售、服务、备件、物流、人才培训培养、汽车金融及汽车赛事运动等于一体的汽车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极氪的全球总部在浙江宁波,一定会扎根浙江,做大浙江市场,带动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目前正在行动的。”

  “汽车产业链有一个很清晰的特点,那就是整个行业完全是由整车带动的。”宁波市经信局曾在2023年的一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中总结道,目前宁波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车占比仍不高。分析指出,宁波系新能源汽车主要依托极氪,而其产能尚处于市场份额快速提升阶段,规模效应还没有显现出来。其次,在宁波市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的驱动下,吉利等企业计划改造原有产线,并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新项目,但仍处于项目前期,尚未实现产量贡献。

  截至今年年初,宁波整车产销量占浙江省汽车产业的一半以上,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截至目前,宁波集聚3000余家汽车产业关联企业,拥有国家单项冠军企业2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上市企业36家。2023年1-11月,全市854家汽车制造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3079.8亿元,同比增长7.6%。

  在壮大浙产新能源车产业的过程中,吉利并不是单打独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浙江企业“蛇吞象”的故事不断上演。从李书福“吞下”老牌车企沃尔沃到王剑峰收购普瑞,那些成功集纳、吸收、消化海外优质资产的浙江企业,面貌一新,实力大增,迅速跻身全球产业链的中上游天博体育官方平台入口。同时,还有力带动了浙江本地产业的转型升级。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均胜电子全自动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当前,均胜在世界各地有100多个研发、销售基地和工厂,其中,工厂有六七十个。谈到均胜的未来,王剑峰也有清晰的规划,他认为均胜旗下所有产品要进入全球领域前三,公司市场规模要超过千亿元。

  5月15日,蔚来在上海西岸穹顶艺术中心正式发布旗下第二品牌乐道,李斌现场讲解乐道的技术优势及服务体系。这之前,5月11日,何小鹏到合肥亲手将小鹏X9交付给李斌。李斌则带着何小鹏参观了位于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F2工厂。当晚,两人坐同一班高铁到上海。便捷的高铁缩短了合肥与上海的时空距离,也为蔚来带来更多的双城联动。

  从极氪5G智慧工厂所在的宁波出发,经过杭州湾跨海大桥,进入嘉兴市下辖的平湖市后,向北即可进入上海市界,全程用时不到2个小时。若从合肥和常州出发沿高速铁路,最快2.5个小时即可到达上海虹桥火车站。

  极氪汽车相关负责人在宁波告诉记者:“极氪布局在这里,这里离上海、杭州、宁波距离都不远,更有利于吸引人才加盟。”如今,人才、研发、产业链条等的流动并不会因为省(市)界而阻碍,它们早已通过另一种形式,构成了新的长三角。上海依然是汽车人才最为集聚的区域。尤其是最近几年,车企在研发投入上越来越“内卷”,表现之一是建立各种研发中心。

  据元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建立的研发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大多集中在上海、北京、成都和合肥,人员规模从几百、几千到上万不等。

  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建管理中心总经理兼宁国园区管理中心总经理陈旭琳介绍,目前,保隆科技的电子类研发团队集中在武汉,上海则为其总部和相关前瞻性研发项目的所在地,橡胶制品和金属制品主要集中在合肥和宁国。

  在行业转型期,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必然要聚焦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电子电气架构等关键领域,而所有的核心在于对技术人才的争夺。上海作为核心区域,其表现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从一组数据中能看到端倪,据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统计,2023年上海汽车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9603.01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利润总额370.12亿元,增长21.1%。2023年上海生产汽车215.61万辆,同比增长4.8%;完成工业产值7722.88亿元,增长12.0%。其中,新能源车产量为128.68万辆,占据了上海市汽车产量的半壁江山,同比增长34.4%。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最大的零部件产业基地,产值占汽车产业总产值的20%。

  根据盖世汽车供应链平台数据来看,上海地区汽车产业链企业约10694家,其中占比最高的为电子电器类企业,共2293家,占比21.44%,其后占比最高的四类企业依次为通用工艺类企业共1796家,占比16.79%;原材料类企业共1547家,占比14.46%;智能制造类企业共1458家,占比13.63%;电动化相关企业1214家,占比11.35%。

  据盖世汽车透露,上海地区的部分Tier1企业也持续保持着细分领域的领先。例如,禾赛科技2023年激光雷达终端搭载量204780颗,占据37.3%的市场份额,位列全国第一;保隆科技2023年空气悬架终端搭载量116530套,占据20.7%的空气悬架市场份额,位列全国第三;延锋伟世通2023年仪表屏集成终端搭载量131.86w,占据仪表屏集成7.1%的市场份额,位列全国第五。

  2020年1月7日,李斌刚刚散会准备从合肥返回上海。在高铁站,安徽省投资集团董事长陈翔在电话中问他,你为什么不跟合肥谈一谈。李斌后来总结说, 合肥把我们从重症监护室里挽救了回来。

  时间回到2021年6月,在当时一段央视采访的视频中,李斌首次揭秘合肥为何投资蔚来。李斌在采访中表示,蔚来非常感谢合肥的支持,我曾被媒体称为“2019最惨的男人”,可以说在我们至暗的时刻,合肥对我们伸出了援手,把我们从重症监护室里面抢救过来,重新恢复健康。

  “在与合肥合作之前,我曾在18个城市进行合作洽谈,合肥是第19个城市。2020年合肥与我们谈的时候正好是疫情期间。”2020年2月25日,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一起参与见证了蔚来与合肥的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如今,合肥对蔚来的投资已得到丰厚回报,伴随着蔚来的成长,合肥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今年1月25 日,福耀玻璃宣布,拟投资人民币57.5亿元,在合肥设立三家全资子公司,建设汽车安全玻璃项目(OEM配套市场)、汽车配件玻璃项目(ARG售后维修市场)和优质浮法玻璃项目。

  这次的投资金额远多于福耀玻璃前不久在“老家”的一笔投资。去年12月30日,曹德旺在老家福清市投资32.5亿元,建设汽车安全玻璃项目。面对曹德旺拿出的巨大诚意,合肥政府也再次展现出惊人的“合肥速度”。协议签署后的第二天,位于肥西的福耀玻璃超级工厂项目外,便聚集了上百台工程车辆,整个路面挤得水泄不通。合肥网友戏称:“只要甲方钱到位,轮胎都能开报废。”

  今年4月,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宣布,投资25亿欧元,进一步拓展位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强化本土研发实力,同时提速集团与小鹏汽车共同开发的两款大众汽车品牌智能电动车型的生产。一个月后,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又在合肥启用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性能测试和功能验证的跑道,这也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首个该类型测试场。

  2023年,合肥市“首位产业”呈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量74万辆、位居全国前五,汽车总产量134万辆。2024年一季度,全市汽车产量29.3万辆,同比增长3.1%,其中新能源新车产量16.3万辆,同比增长28.8%,占全国7.9%,相当于不到一分钟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

  合肥也被工信部批准为全国唯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市,除了聚集的众多整车企业,合肥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吸引了国轩高科、巨一科技、大陆马牌轮胎等500多家配套企业聚集。

  从来不是单一项目招商,总是将整个产业链“打包”纳入囊中,这就是合肥的招商逻辑。在央视《对话》节目中,时任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李宏卓以投资蔚来为例,介绍了合肥国资投资的决策过程。“当时合肥是四条战线同步在开展:第一,组织了专业化的团队,也委托了国内一些顶尖专家进行论证,对蔚来的技术、供应链和市场等进行全方面的研判;第二,高度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包括国家对蔚来采用的换电模式的支持,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撑;第三,委托了专业的机构,通过法务和财务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第四,跟企业进行详细、周密、严谨的商务谈判。”

  蔚来在合肥的项目正式落地之前,李斌汽车产业界的朋友们曾接到合肥各种各样的电话,对他和他的公司进行了刨根问底式的调研。李斌后来总结说, 合肥在这一方面体现出来的投资专业性,让他非常敬佩。

  合肥在引来蔚来等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后,不仅逐步培育起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等产业链集群,更利用自身区域优势,发展成为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配套供应城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

  2001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由此拉开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序幕。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1.6%。

  一方面,产业政策始终贯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于政府主动的前瞻引导。经过十数年的发展,现今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

  另一方面,汽车产业,基本上是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制造业体系。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照精益生产的模式来进行。终端市场向整车企业报订单,整车企业根据订单向上游采购零部件,安排生产和运输。任何一个环节不畅,都会导致整条产业链的中断。

  一条新能源汽车赛道,牵扯着动力电池、材料、芯片、人工智能等100多个硬科技产业,足以为一座城市构建起极具扩张力的经济骨架。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最火的赛道:传统巨头,陆续开启电动化转型之路;造车新兴势力,竞相涌现,争夺未来。

  今年2月,比亚迪荣耀版车型发动降价攻势。5月,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并将新技术车型价格拉进9万元区间。不但哪吒、蔚小理等新能源新势力加入战团,奔驰、宝马、奥迪等合资车企也大幅降价。

  卷价格,卷配置,卷技术,属于市场竞争行为。而背后,变革,转型,升级,成为了汽车行业关键词。

  在采访中,国内某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今年上市的某款新能源汽车竞标中,他们本以为在报出成本价后能够竞标成功,却没想到,为了拿下这一单,竞争对手报出了低于成本的价格。

  另一家在细分领域已做到隐形冠军的某头部汽车零部件企业高管在上海告诉记者,目前他们零部件产品利润非常低,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他们生产研发的某款产品已经连续亏损多年,直至去年突然开始盈利,而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不断洗牌,从近百家锐减到数家,现在他们掌握了“定价权”。“死亡后我们才可以生存,只有生存才有优势,在市场洗牌的过程中,这是无法避免的自然淘汰,只有熬过去,才能开始运作。”

  “‘卷’是市场的竞争,是自然规律,不必焦虑,只有积极拥抱、参与才能真正在竞争中走出来。”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企业家高端对话”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道。

  “卷”的背后是技术的革命,而技术革命的主要推动力就是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对各种技术的叠加、集成创新尤为重要。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的同时,中国部分地市也迎来了破壁时刻。一个公司总部,一座汽车工厂,都可能改变一座城市的发展轨迹。而一座城市,也可能挽救一个汽车品牌于水火,对有潜力的厂商扶上马、送一程。当时间来到新能源汽车时代,凭六大国有汽车厂发展而来的中国六大汽车重镇的基本格局正在被重塑。背靠大树好乘凉,此前深圳、西安、长沙、郑州等城市背靠比亚迪主要生产基地,凭借产能先发优势拿到了角逐新能源汽车之城“入场券”。合肥、宁波、常州等城市背靠新势力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中站稳了脚跟。上海则以上汽为龙头,凭借较强的人才优势,老大哥依旧是老大哥。作为“工业中的工业”,汽车制造业是产业链最长、带动效益最大的一种产业。其不仅能够带动高端零部件、汽车电子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亦是区域产业链、价值链提升的重要切入口。在长三角,这片占据中国汽车工业六大零部件产业集群重要产值的沃土上,由新能源汽车刮起的旋风正从黄浦江畔掠过太湖南北的杭绍甬和苏锡常进入江淮大地。窥见政府的雄心2024年6月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高度内卷化的延续。5月31日,李想的理想L6第2万台量产车在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下线。若以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为圆心,车程2小时覆盖的范围里,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创新航、世界级“灯塔工厂”江苏时代和为动力电池配套隔膜企业星源材质常州基地、负极材料贝特瑞等企业均坐落于此。6月21日,历时2年8个月,第20万辆极氪001在宁波前湾新区的极氪5G工厂交付。这是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传福出走台州、布局宁波25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集中呈现。而在长三角末端的安徽,蔚来首批第四代换电站也在本月正式上线。如今,在长三角地理范畴上,已经集聚蔚来、理想、哪吒、吉利、上汽、奇瑞、江淮等三省一市的自有汽车品牌。而他们的代表者李斌、李想、张勇、李书福等造车人的声量也在不断搅动舆论场。与10年前相比,蔚来、哪吒等造车新势力的破土而出和传统车企为转型而生的极氪、星途星纪元、智己等共同汇聚了如今新能源汽车高度内卷化的今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7%和32.5%,市场占有率达到33.9%。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两位数下降、销量小幅增长,其他两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从燃油车向电动车的转型势不可挡,在新能源汽车高度内卷、渗透率不断提高和燃油车销量下降的今天,从上个世纪,以欧美日车企为开端并逐步形成的垂直供应链体系逐渐解体,由主机厂带动的零部件产业集聚和主机厂直接参与的零部件供应体系正在凸显。与市场化变化同行的,是在应对经济下行和结构转型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部分地方政府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杀手锏。2023年以来,在省级层面,包括安徽、浙江、重庆等地纷纷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并根据自身资源禀赋配套了不同力度的政策支撑。在长三角区域,安徽将汽车作为本省的首位产业,在全国率先启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促进条例》立法工作。江苏则将常州的发展上升成为省级战略,发布了《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常州高质量推进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创新升级。在浙江宁波《关于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的若干意见》中,宁波明确发布24条政策固优势补短板。7月4日至7月5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要素对接会又将在安徽省六安市举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自2016年5月24日启动建设,发轫于上海松江,2018年发展为贯穿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覆盖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城市。据G60联席办产业组组长、松江区科创发展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戴志明在上海介绍,2023年以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制定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绘制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图谱,开展产业联盟等载体建设、产学研合作和联合攻关,开展要素对接活动,支持人才需求、融资需求等重点任务,先后在宣城举办G60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大会,在嘉兴召开G60汽车产业整零对接会暨院企银企双向对接会,在杭州举行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对接大会,在芜湖举办安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主题论坛,通过技术交流、新品推介、企业宣介等形式,促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整零企业高效匹配、产需互补、协同发展。“2024年,我们正在谋划在六安市召开汽车零部件产需对接会,举办低碳循环论坛、中国整车热管理技术年会等细分领域专业论坛。”是机遇还是巧合常州马蹄急。理想对于常州是必然还是巧合?2月26日,理想汽车发布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营收1238.5亿元,成为国内首家年营收超千亿元造车新势力,同时凭借118.1亿元的净利润,理想汽车自交付以来首次实现全年盈利。与此同时,理想汽车以3110亿元估值,首次跻身胡润世界500强,成为最年轻的初创企业之一,而此时距离理想汽车首个制造基地——常州制造基地落户还不到9年。2016年,后来提出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口号的常州市,机缘巧合下引入了理想汽车前身——车和家汽车制造基地。此后,在江湖上,一度流传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带着三页PPT的造车构想获得常州支持的故事。当然,后来人总会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书写历史。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动力电池者,得新能源汽车天下。在常州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中,另一个关键部分是动力电池产业。就在理想汽车落户的同一年,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常州成立。江苏时代也是继宁德基地、宜宾基地后,宁德时代获评的第三座“灯塔工厂”,也是常州诞生的第一座“灯塔工厂”。常州的汽车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常州就已是全国三大乘用车制造基地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乘用车生产企业——常州客车制造厂。全市整车生产规模超过3000辆,连续多年创下大型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纪录。但相比拥有一汽的长春、二汽的十堰,以及改革开放后依靠合资车崛起的上海、广州等城市,常州在中国汽车版图上的存在感一直较弱。但过往的产业积淀,使得常州对造车一直保持着某种执著与敏感。“北有梦想,南有理想。”这是记者在常州采访时,经常会听到的一句线年在常州城北落户的比亚迪和城南的理想,树立起常州新能源整车制造的标杆。据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在理想汽车常州整车基地告诉记者,该基地是理想汽车在国内的首个生产基地。常州基地总占地面积1085亩,涵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检测、物流、IT等完整的整车生产工艺,一期项目年产能10万辆,2023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该负责人表示,自理想2016年在常州建厂,就开始了近地化战略的规划和实施。随着理想汽车的产业规模逐步发展,除了常州和江苏本地原有的成熟供应链,吸引了更多外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加码在常州、江苏的布局,推进供应制造的近地化战略,带动产业链共同发展。目前,理想汽车在常州基地下线的理想L系列上,近地化水平已经接近60%,近地化零件品类也达到36种。在理想汽车的供应体系中,有144家江苏省内的Tier1供应商,其中位于常州本地有32家。预计到2026年,将有70%的关键零部件实现近地化供应。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总经理张永生曾介绍,比亚迪落户常州不仅着眼长三角地区的市场,更是看中这里产业链配套水平,当地在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和半导体、碳纤维等新兴产业的集聚效应优势明显。如今,常州的制造业基础,可以用“规模大、门类全”来概括。41个工业大类中有37个,207中类有191个,666个小类有600个,拥有规上工业企业5700多家,其中40%是装备制造,这让常州的产业体系实现了高完备度。而随着新能源龙头企业持续“用脚投票”、齐聚常州。它们不仅带来技术、资金、人才,更推动佛吉亚、泰瑞电子等零部件配套商陆续落户,不断补链强链形成集聚效应。蛇吞象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400-2000852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